本期學報總共收錄了四篇論文,其中三篇是中文書寫,另一篇則以英文寫就。由於是初刊,所以本期徵稿並沒有指定專題,只要跟社區營造、地方創生、博物館與文化館等相關的主題,不論是在地的經驗研究或政策面的分析都是歡迎的。我們以這樣略帶實驗性質、開放的態度來徵求論文,其結果是豐富的。
在四篇文章中,三篇以台灣的真實經驗為本,分別探討了地方文化館、審議式民主和災後重建等三類都很重要的課題。其中,《中介者與地方文化館共創發展與反思—以雲林縣為例》一文,針對將近20年來在台灣如火如荼地開展的地方文化館風潮中的雲林經驗,作者以實際執行專管專案的經驗來討論中介於政府與社區之間的角色。其反省結果實可供政府部門、社區以及專業輔導單位參考。《審議、記憶與地方感:以審議社造中數個社區的被發明傳統為例》則是針對來自西方社會的「公民審議」概念在台灣落地為「參與式預算」的操作經驗進行比較研究。因著政策的引導,社區就特定預算課題展開議論,經歷腦力激盪、提出方案、投票決定、執行方案等程序。研究者從北中南的六個社區個案,檢視比較其提案內涵和議論過程,歸納出居民提案其實內含了在地的傳統,但社區經由審議過程在提案上對這些社區傳統加以確認、複製、強化、修改或調整。由此,研究者嘗試引用霍布斯邦的「被發明的傳統」概念來加以詮釋,提供了特別的角度,值得進一步思考。
來自北京的投稿,《「制度-行動」視角下的社區更新實踐探索:北京清河參與式社區規劃為例》一文探討的是北京的社區規劃經驗。在都市更新的巨大力道中,落到社區的層次如何維護居民的權益、保有在地的價值是極大的挑戰。「參與式規劃」是專業界主張的解方。但在真實社會中,基層的空間治理可能要面臨從制度到行動的多種局限。作者嘗試在盤點眾多問題之後,以「制度─行動」的視角來檢視在起步中的經驗,對有志從事社規劃的空間專業者和肩負城市治理重責的政府部門是極有參考價值的一篇。
以英文寫就的《Conferring affected area connection Re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embedded theory》(《以嵌入性理論探討災後社區重建》),關注的是災後重建過程中社區如何恢復連結以保有社區凝聚力的課題。巨大的天災在短時間內衝擊大地,人員的死傷必然是對社區莫大的衝擊,災後重建不僅要面對硬體的復原,更要處理社區成員的身心狀態。社區若能有效地恢復人的連結,不僅有助於重新站起,更可以讓軟硬體的重建有更高的效益。莫拉克風災雖然已過去十多年,但社區投入重建的真實經驗仍然值得研究,對於天災頻仍的台灣尤其值得關注。
社區營造是重視實踐的,但以經驗為根基,發為研究與論述是另一層次的實踐,感謝此次投稿的研究者們,不論是否錄用,實在都功不唐捐。期待後續有更多研究者踴躍投稿,共同灌溉這個園地,為社區營造論述持續貢獻!
台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學院 院長兼社區營造學報 主編 曾旭政 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