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會訊 | 拜會立法院游錫堃院長


4月28日下午,本會洪德仁理事長及彭立沛秘書長帶領本會理監事老師群:王本壯老師、廖嘉展老師、成亮老師、陳接枝老師、宋金山老師、呂致緯老師一行人前往立法院拜會游錫堃院長。
針對二十多年來社區營造在台灣的發展、未來展望及挑戰與游院長交流,首先提及社區營造根植於本土自我意識的追求,二十多年來的努力,促成公民主體意識的生成,逐步建立起對於台灣這片土地的肯認。
從地理區的社區範圍做起,從改善環境、長者關懷、文化發展,我們攜手走過九二一、莫拉克風災的災區重建,一路走到當代,社區營造不僅限於地理範圍,更關注到跨區域、跨時代的社群議題。
相談間,我們提到隨著都市化結構社會的高度發展,公寓型大廈的社區林立,也伴隨著新型態社造的可能性,如何透過政策端的協力,促成公寓型大廈居民走出家門,相互關懷彼此,打造更美好的家園環境,是未來社造的發展重點之一。
而就高齡化發展、原住民族社造議題,許多老師們分享第一線的觀點經驗,如何鬆綁法源規範,促成更多的社群參與的可能性。也提及『時間銀行』的推展,是學會關注的焦點,透過持續的推動,搭起社區人力資源的更多可能性。
而鄉村社區,正面臨青年人口的流失,更需關注文化創意產業與區域發展的新軸向,社區的問題不僅限於一個小範圍的地理區位,更是跨區域的普遍性議題,也是學會持續關注的「地方創生」議題,如何促使在地團隊發揮所長,提供良好資源媒合平台,是需要持續努力的方向。
會中也特別提到在疫情來襲的慌亂世代裡,台灣因為有許多醫護人員、社區夥伴以及民眾的協助,目前成功守住社區防疫,但仍不能掉以輕心,然許多社區活動因疫情的關係緩下腳步,如何透過科技網絡的應用,牽起社區的夥伴,倚靠「社會處方」維持社區內的聯繫更是一大挑戰!
最後,走過二十多年的社造經驗,本會相信台灣的社區營造經驗已經可以到輸出國外,成為『社造國家隊』,不論是搭配新南向政策,或是更多與國際間的交流,更是當代不可忽視的議題。
游院長也向我們分享,從擔任宜蘭縣長開始,透過文化政策的推動,持續深耕本土文化與台灣意識,在行政院院長任內,更推動了挑戰2008新故鄉社區營造政策,透過院會的高度,全面性、系統性的推展社造工作。
游院長也表示立法院的工作是成為傾聽民意、反映民意的代表,建議學會可以成立法制組,針對社區相關法源向立委們表達更多社造領域的想法,透過民間的力量促成法源制度的完成,打造一個更好的公民社會!

1090428學會理監事群與游錫堃院長合影